深圳商报·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陈小慧
“近年来,随着增强现实、虚拟现实、低空经济等移动网络应用的出现,对大上行有了更多需求。目前5G上行速率是短板。”6月19日,在2025 MWC 上海期间举办的中国电信&华为5G-A“智聚大上行”联合创新发布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致辞表示。
据了解,网速上行和下行是网络通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,它们分别描述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向和速度。下行速度是指数据从网络服务器传输到本地设备(如电脑、手机等)的速度,简单来说,就是“下载”数据的速度。上行速度是指数据从本地设备传输到网络服务器的速度。也就是“上传”数据的速度。
邬贺铨表示,目前我国移动网络下行速率方面,5G约是4G的7倍,5G-A约为5G的10倍。但从我国移动网络上/下行速度比来说,5G低于1/6,5G-A约为1/10,这说明5G上行低于下行。
造成上行速率低的原因,邬贺铨认为有几点,一是TDD时隙配置通常上下行为3:7,适应大多数用户大下行需要;二是手机在接收下行数据后需占用上行带宽回传确认应答信息;三是手机发射功率比基站低3个数量级;四是手机发射天线数不及基站按用户平均可用的发射天线数。
邬贺铨表示,移动网络的应用都需要大上行,比如轻量化AR(环境数据传输)上行速率要求要大于等于20Mbps,AI终端协同推理要大于等于50Mbps,机器人协同作业的上行速度要求要大于等于100Mbps。
“目前5G-A还是很难支持这些应用。”邬贺铨表示,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提升5G-A的大上行技术:
上行载波聚合CA。在NR TDD基础上增开LTE FDD通道做上行,让流量同时承载于高+低频段。
辅助上行SUL。在上行无覆盖的远点增开LTE FDD低频做上行,高频段NR TDD做下行。
超级上行。在远点SUL载波上行单发,在近中点TDD主载波和SUL载波上行轮发,降低了下行数据反馈的时延。
时频双聚合。下行TDD+FDD载波聚合,上行远点单天线FDD发送,中近点双天线TDD轮发或单天线FDD+双天线TDD轮发。
与此同时,可基于AI的智能提升大上行技术。利用AI模型实时推理预测信道质量,自适应优化调制编码方案,提升上行频效。此外,不同业务对上下行有不同要求,可根据用户不同业务类型,通过AI虚拟栅格方法,根据覆盖、带宽、负载、载波数、频谱效率等信息,预估用户级上行或者下行体验,为不同用户选择体验最优的载波组合。
“智能大上行技术开拓创新空间,但也需要重视实时性与复杂性的挑战。”邬贺铨说,要打破频谱固有使用模式,从离散频谱简单物理组合到频谱间的完全聚合,再根据业务智能实时分配使用,优化对大上行应用的支持。
举报/反馈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